雷諾瓦擅長捕捉女性及少女舉手頭足間的多變風情,特別是在1890開始,雷諾瓦常以兩人物的組合創作,如「兩個女孩」的系列作品, 以馬奈和莫里索的女兒為模特兒,少女們或閱讀、或彈奏樂器..等生活型態描繪。
(以上內容與圖片來自雷諾瓦拼圖文化坊)
女孩是雷諾瓦最喜愛畫的題材。在這幅畫中雷諾瓦十分強調對人物膚色、肌理的掌握,
他不用明顯的線條,而是以具有韻動感的曲線,讓畫面呈現柔美、舒適感覺,
他運用美感的移動,襯托出人物豊潤的造型。
整幅畫背景豐富卻不雜亂,反而呈現自然的舒服感。
在畫中的女孩坐在一個被花園環繞的陽台上,凝視著遠方,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身旁的小女孩臉色圓潤、可愛,乖乖的依偎在旁,整幅畫運用鮮麗的透明色彩,
將十八世紀的古典傳統和印象派繪畫做了最完美的結合。
(以上內容與圖片來自雷諾瓦拼圖文化坊)
(四十三) 雷諾瓦-陽台上
購買日期:2010/7/1
奮鬥日期:2010/8/10
編號:不明
產地:台灣(雷諾瓦)
片數:54片
價錢:白菜贈送
費時:6分鐘
雷諾瓦擅長捕捉女性及少女舉手頭足間的多變風情, 最為人所熟知就是這一幅「鋼琴前的少女」。畫面中以兩位少女為視覺的焦點,而週遭出現的物件;鋼琴、樂譜、燭臺、窗簾、花瓶 … 等室內的陳設安排,除反映了畫家觀察人物的細膩,及透露畫中人物的背景;雷諾瓦更利用這些物件創造了空間感及畫面上的平衡。色彩上的呈現以橘黃、紅暖色調為主,及雷諾瓦慣用的珍珠般的潤白色澤,創造出華麗卻恬靜的氣氛。雷諾在 這幅畫中運用了補色組合的效果,因此藍色和黃赭色在白色的映櫬下就會變得相當醒目,至於背景中發紅的窗簾使各種補色達到畫面完全的協調。
(以上內容與圖片來自雷諾瓦拼圖文化坊)
(四十四) 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
購買日期:2010/7/1
奮鬥日期:2010/8/10
編號:不明
產地:台灣(雷諾瓦)
片數:54片
價錢:白菜贈送
費時:5分鐘
心得:
這兩幅日記決定一起寫,因為一來片數太少了,二來是這兩幅拼圖拼的時間根本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就決定合在一起啦~(其實是因為太偷懶啦!)
這兩幅拼圖算是我第二、三幅油畫風格的拼圖,買拼圖買到現在,還沒真正自己買過油畫風格的拼圖,一來是到目前為止只遇到心動但不衝動的圖案(我對卡通類或是插畫類的圖案比較有感覺,而且感覺油畫或名畫的拼圖很不容易絕版,就算絕版了去店家問一問常常都還有庫存),二來是實在對自己沒信心啊!像我這樣的拼圖新手,去挑戰油畫拼圖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的感覺XD,在加上油畫的拼圖感覺要拼1000片的才有氣勢,問題是像印象派這種朦朧感覺的畫風不知道我15個小時能不能拼完?同一個圖案拼太久我容易不耐煩,但是我又不喜歡(也沒空間)一幅沒拼完就去拼另外一幅,而且等好不容易拼完後,就會一段時間不想開拼大片數的拼圖,這樣我那堆積如山的庫存可消不了啦!
話說其實印象派裡我蠻喜歡雷諾瓦的作品,他的畫是我喜歡的鮮艷用色,而且大都是漂亮的女生XD(我還是覺得仕女畫比男生的好看多啦~雷諾瓦畫超多仕女畫的,雖然到後期他畫的女生都很豐滿到以現代標準是臃腫的地步了吧…)雖然現在我還沒有勇氣去挑戰1000片的,但是這兩幅就讓我過過乾癮吧!陽台上真的很漂亮,如果有機會也想拼拼看1000片的;彈鋼琴的少女可說是名畫中的經典款了吧!我家也有這幅的複製畫(可惜放太久了感覺有點變色了…),不過看柚子貓的網誌的對照圖,我也覺得要拼最好不要買小雷的,鋼琴黑鴉鴉的一片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還是日本的比較好看。
2010/9/7
這次是很少拼的油畫拼圖。
跟往常一樣,白菜還是把拼圖包的很仔細。
54片就不放過程照了(畢竟不到10分鐘就拼完了,根本不用停下來)
再來和外盒對照一下。
這幅油畫早在我認識誰是雷諾瓦前就已經看過很多次啦!
我覺得金髮彈琴的女孩看起來超有氣質的。
和外盒來對照一下。話說54片的鋼琴解析度感覺比小雷自家1000片的鋼琴還清楚耶~
補充資料: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圖片來自雷諾瓦拼圖文化坊)
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印象派巨匠,是世界極具人氣的畫家之一。
有人說,雷諾瓦是十八世紀大畫家布欣、佛朗哥納爾在十九世紀的投胎轉世。
法國美術史家也說在印象派畫家中,莫內和謝斯利是「水的畫家」,塞尚和畢沙羅是「大地的畫家」,雷諾瓦和特嘉則是「人物風俗畫家」。
雷諾瓦作畫是與對象相融合同化,使得畫出的人間像更添讚美與陶醉,替短暫而易逝的美留下永恆的印記。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生平簡介
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出生於法國上維埃納省利摩日,一個工人階級的家庭之中。青少年時因聲音很美而被選為教堂聖歌隊,音樂老師原本想培養他為聲樂家。但雙親以現實為考量,要他去學畫陶瓷,而他的繪畫才能使他得到了繪製瓷器的差事。後來的評論家認為,雷諾瓦後來走向繪畫之路,在色彩上表現出晶瑩透明的手法,完全得自少年時代的陶瓷畫體驗。這段期間,雷諾瓦常溜到羅浮宮,當瓷器工廠關門後,他曾在羅浮宮裡摹擬巨匠們的作品,又到一家專門替傳教士提供手繪簾幕的工廠工作。
1862年,在決定以繪畫作為終身事業後,雷諾瓦前往巴黎,在查爾斯·格萊爾門下開始學習美術。在那裡,他會見了艾佛烈·希斯裏、弗雷德瑞克·巴吉爾和克勞德·莫內。在1860年代期間,雷諾瓦其實是沒有財力去購置顏料的,但在這段時期雷諾瓦的甜美畫風大致出現了,他也專注在水面光影的畫法改進上。縱使在1864年,他的畫作在法國沙龍第一次展出,在接下來的10年也無法廣受人知,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普法戰爭所引發的動亂。普法戰爭期間,他曾被政府誤以為是間諜而逮捕。這個時期雷諾瓦不像卡米耶·畢沙羅,高更等畫家走避他鄉,而是待在巴黎畫了很多街頭生活風景做為紀錄,這些 畫作他都用大尺寸的畫布繪畫,經典之作煎餅磨坊的舞會(或葛樂蒂磨坊)(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或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就是1876年畫出來的。
1880年代-1881年他畫出了另一個經典的作品:船上的午宴(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但在此畫之後,雷諾瓦逐漸放棄專注在製造光影的呈現,而趨向于較平實的描繪。這段時期他也旅遊到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並結婚生子了。 1890年代-此時雷諾瓦已可算成功的畫家,安享家庭和樂的氣氛當中,他仍繼續繪畫,畫出了許多迷人的親情小品。 1900年代-雷諾瓦晚年仍勤勉的在繪畫上精進,他畫了很多裸體的女性,將柔軟的視覺觸感表現的栩栩如生。 1910年代-有生之年終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懸掛在羅浮宮中,1919年逝世。
人物特質
有人曾經問過雷諾瓦,為什麼他的作品當中,能夠將女性的肌膚畫得如此細膩、如此傳神?雷諾瓦的回答是:「用心」。他告訴發問的人,當他在畫女性肌膚時,總是不斷用心地畫著、畫著,一直畫到他會有一股衝動,想要去摸一摸畫中人物的肌膚時,他就知道這幅畫的美感已經成了。
然而這樣一位用心而感人的偉大畫家,到了他晚年時,卻深受嚴重的風濕炎所苦。每當雷諾瓦風濕發作時,他的雙手手指,痛到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盡管如此,雷諾瓦還是堅持繼續作畫。他用繩索、布條,將畫筆緊緊地綁在自己的手上;雖然每畫上一筆,雷諾瓦就必須忍受那種錐心的刺痛,但他還是一筆又一筆地,不斷地畫著,一直到畫中人物,出現他所要的那種感覺為止。當時雷諾瓦的畫早已成名,而雷諾瓦也可稱得上已是名利雙收;不像一般窮畫家一樣,他根本不需為生活而掛心,許多朋友一直苦苦規勸他,何必如此痛苦地虐待自己,大可放下畫筆安養餘年。但雷諾瓦不為所動,他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雷諾瓦告訴他的朋友說:「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The pain passes, but the beauty remains.原文: La douleur passe,la beaute reste.)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瓦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瓦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
作品風格
1862年,巴比松畫派的迪亞茲(Diaz),在一次楓丹白露速寫之行中遇見雷諾瓦,覺得雷諾瓦畫的東西太黑,鼓勵他提高畫的明亮度,不要再以黑色為陰影,使得雷諾瓦懂得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自然,憑自己的感覺用色。同時,也由德拉克洛瓦﹝Delacroix﹞與馬內﹝Manet﹞ 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1864 年,雷諾瓦以羅曼蒂克為題材,高爾培式的寫實眼光畫成的「艾絲摩那達」(Esmeralda)入選巴黎沙龍展,這時期的雷諾瓦可說是高爾培的忠實奉行者,其後多幅作品也都有高爾培的影子存在。但後來受到莫內、巴吉爾、畢沙羅、塞尚等朋友的影響,遂和他們一起走出戶外,在陽光下追求光與色的變化。1868 年,幾乎已在挨餓的莫內來投靠經濟狀況也不好的雷諾瓦,兩人同住了一段時間,經常結伴一起在露天作畫。
莫內與雷諾瓦為好友,兩人經常一塊兒出外旅遊寫生,將畫架並排架起,對 照同樣的風景作畫。以莫內的「蛙塘」﹝La Grenouillere﹞和雷諾瓦的「蛙塘」﹝La Grenouillere﹞為例,兩畫皆作於 1868 到 1869 年之間,雖然主題雷同,但雷諾瓦畫中洋溢著溫柔詩意的氣氛,而莫內的筆觸則比較肯定。雷諾瓦畫中景物密集,予人一種親切之感,而粉紅與淺紫的色調,散發出一種馥郁的女性氣息。
1874 年,雷諾瓦和莫內、畢沙羅、薛斯利、塞尚及特嘉一起在巴黎辦落選沙龍展,被記者稱為一群「印象派」的畫展,也就是後來所謂的第一屆印象派畫展。雷諾瓦後來 也不斷地參加印象派的展覽,與印象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雷諾瓦不像莫內追求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描繪同一主題的「印象」,也不像畢沙羅那樣潛心研究光譜,他認為繪畫只是科學性的觀察,甚至曾經表示「畫作是為了裝飾一面牆壁」。他更認為色彩的表現,最重要的是不論在個別或與其他色彩的互相關係上,都能讓人賞心悅目。一直有人質疑雷諾瓦是否是真正的印象派畫家,毫無疑問的,在畫作主題上,在熱情的表現上,在易變瞬間的掌握上,在用色的釋放上,雷諾瓦都是屬於印象派。但是,他最後的確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尤其是後來一系列令人讚嘆的裸體畫作品。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雷諾瓦雖然也受到徵召,但從未到最前線看過真正的戰場,只是朋友四散,莫內去了英國、荷蘭,畢沙羅也逃到了倫敦。1871年莫內從荷蘭回來後,和新婚的卡繆在亞嘉杜租了房間,雷諾瓦經常造訪,二人也繼續保持作畫的習慣。雷諾瓦畫過好幾幅莫內的肖像,畫中的莫內大多輕鬆自然。這時期,雷諾瓦筆下也忠實記錄了當時巴黎人的生活,(煎餅磨坊的舞會)是其中的傑作,畫中描繪蒙馬特區露天咖啡店中的情景,幾對年輕男女正在跳舞作樂,仕女們充滿魅力,態度從容,舉止優雅,像粉紅玫瑰般令人愛憐。雷諾瓦在人物造型上,不用很清楚的輪廓,或粗重的線條表現,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中的人、物與空間,使畫面有著似夢似幻卻又強烈感人的效果。陰影部分採用柔和的藍色調,而光亮處則帶著溫暖的粉色調。在午後的陽光下,光影斑駁,透著幾分溫馨。雷諾瓦在1877年時寫道:「這是一頁歷史,忠實而確實的記錄了巴黎人的生活,以前沒有人想到把每天發生的事畫在如此大的畫布上,他的大膽嘗試應當成功」。1881年的(船上的午宴)也一樣表現了當時巴黎人的生活,不過,這件作品也是他在繪畫里程上的一段結束,之後則因多次旅行,開始對印象派不安而改變畫風。
雷諾瓦自 1883 年起,在 印象派畫法中加上正式而具形的處理,如「傘」﹝Les Parapluies﹞中,物象有了較肯定的輪廓,油彩油而平滑,塗刷層次似琺瑯質般細緻,他似乎在盡力模仿拉斐爾﹝Raphael﹞,同時也有幾分安格爾﹝Ingres﹞的面目。雷諾瓦這段時期自覺式的古典作風被稱為「嚴肅風格」。自覺式的古典作風拉開了雷諾瓦與印象派的距離,印象派主張黑色應該從色盤中完全被摒棄,雷諾瓦則根據他自己的作畫經驗,如果在一些明亮的色彩中添加一些黑色,有時反而會使用色顯得更加靈巧,因此雷諾瓦被認為是印象派中唯一擅長使用黑色的畫家。另外他也認為露天作畫使人不易迅速構圖。像莫內、薛斯利等印象派畫家總以為人物畫是其次的,他們對雕塑作品毫無與趣,只想追求光的效果。雷諾瓦卻認為裸體畫是最重要的繪畫形式。1880 年代,雷諾瓦的畫風開始轉變,不像以前的作品那樣特別考慮某個時間內光與顏色的呈現,只有乾且輪廓分明的線條。雷諾瓦自認為「跨出了小小的第一步」。另一方面,雷諾瓦也沉醉在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中,1886年長子皮耶出世,他以新的線條作風畫了(母與子)及(洗衣婦及其子),畫出豐滿嬌媚的女性,有子在懷的快樂,嫵媚與迷人感充滿了畫面。
顯然命運之神並沒有特別眷顧這位殘廢卻仍全心全力在藝術之途上掙扎的老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雷諾瓦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被送上了戰場,思念兒子的心情,讓他不得不放下畫筆,對妻子說:「我再也畫不出來了」。結果兩個兒子在戰爭中受傷,心愛的太太又在1915年6月去世。幸好孤獨寂寞的雷諾瓦並未被殘酷的現實擊倒,還是醉心於他美麗「浴女」世界,用畫筆寫出他心目中的天堂。他描的裸婦,形體豐滿,色彩明麗,是一種官能健康的女性形象。他對肉體的色調有特殊的研究,他對女性裸體的豐美,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
1886 年後,當印象派畫家在紐約展出引起一陣旋風,使得作品供不應求,雷諾瓦再有有也沒有經濟上的困擾。1893年次男勤出生,1901年又生下三男克勞德,暱 稱「可可」。安定快樂的家庭生活影響了他的作品風格,他畫了不少有關家庭生活的畫作,尤其是兒子們。比起以前受委託的肖像畫,這些作品顯然更有親密的感情存在。1893年以前,雷諾瓦的作品都在努力界定自己的藝術方向,裸體畫則成為他晚年最喜愛,也是最重要的題材。他畫了一系列裸女坐在風景前的作品,莫內評為「裸體人物十分美麗,但背景卻太平常,簡直像攝影師的裝飾背景」。這時期雷諾瓦也畫了很多「兩個女孩」的作品,或讀書、或彈琴,多以馬奈和莫里索的女兒為模特兒,顏色的反差很強,以橘黃、紅為主色的畫面,氣氛悠閒而華麗,是後來典型的雷諾瓦風格。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百度百科、雷諾瓦拼圖文化坊、收藏家、http://www.ananedu.com/article/004/035.htm)
其他作品
這裡只放上前面有提到的畫作和一些比較少見的作品,太有名的作品就沒放上囉!
(以下圖片皆來自名畫檔案)
拿灑水壺的女孩
A Girl with a Watering Can
劇場包廂
The Theater Box
躺在沙發上的莫內夫人
Madame Monet on a Sofa
閱讀中的莫內 Claude Monet Reading |
河邊草地上
In the Meadow
浴女
The Bathers
傘
The Umbrellas
春之花束
Spring Bouquet
船上的午宴
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
煎餅磨坊 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Montmartre |
想欣賞其他雷諾瓦作品者可點下面連結:http://www.ss.net.tw/list1.asp?num=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