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動畫展海報

Day1~1/27(大年初五)百年動畫展

  初五早上被舅舅叫醒後,拎著我的隨身包包、大行李箱和筆電,搭上早上六點半從苗栗出發的自強號開始了我的旅程。在火車上,迷迷糊糊得吃完就舅幫我買的兩份早餐後又呼呼睡去。為什麼會吃兩份早餐呢?其實是舅舅怕展覽的地方不方便買午餐或午餐太貴,所以讓我把其中一份留著當午餐吃,不過我是個挺怕麻煩的人,想說拎著一份早餐也不方便,到時候還要放包包裡寄放服務台,反正早吃晚吃都要吃,乾脆直接裝進胃袋裡最方便,所以就直接塞進肚子裡啦~吃飽後馬上閉眼補眠,畢竟前一晚才因為用筆電看電視劇看到凌晨四點才睡,所以這一個多小時的火車時間對我來說自然是十分珍貴的補眠。

  八點多到達台北車站,人潮比我想像中的少(印象中的台北總是人滿為患,不知道是因為這個時間太早還是說年假很多人都南下回家過年),轉乘捷運到公館妹妹的宿舍放完行李和筆電後就拎著隨身包包出發了。今天原本的計劃是看百年動畫展和迪士尼原畫展,理由是中正紀念堂站離公館站最近,可以節省一些因為火車班次耽誤的時間(我喜歡一大早就進展覽場,不要到尖峰時段去人擠人)。

售票處看板

入口處看板

  到了中正紀念堂後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就近先看百年動畫展,畢竟April雖然不是御宅族,但也自認為是個動畫迷,自然還是該多多了解動畫的歷史。於是快步前往一展廳,買了門票,借了耳機進場(耳機免費只需押證件)。

百年動畫展耳機分布圖
這是這次展覽的空間和耳機配置圖,拍得有點反光,不好意思......反光的部分,綠色三角型的區域是人物區,旁邊粉紅色的區域是寓言與短片區。


幻影區從古到今穿越時

  一入內的幻影區隔的如迷宮般用黑布簾圍出不少小區塊,每一區塊都投影出影片。不過看過這些影片後,我發現我有點誤會這個展覽的主題了,這次的《動畫》並不只是我們想狹義的定義像是電視上看的那種半小時卡通或是長篇動畫電影,它的意思就如同字面上:會動的畫,所以標語是「Watch Me Move!」。幻影區主要是想讓大家瞭解動畫演進的歷史,有不少實驗動畫都是把些微差距的相片快速撥製成影片動畫,像是鬱金香開花、百合花開花和人體運動理論……等,另外也有不少早期的手繪動畫,我想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迪士尼的《骷髏之舞》吧~這部動畫我小時候還有在迪士尼頻道看過。(不過隨著近年迪士尼頻道也幾乎不再自製動畫轉而向日本公司購買動畫播映權後,我想現在的小朋友應該看不到了吧?)這些動畫對於動畫的演進史應該都是蠻有歷史意義的東西,也象徵那時代的技術突破,不過畢竟是將近百年前的影片,所以幾乎都是無聲,就算是有聲的也只是加些配樂,也沒什麼對白(頂多就是在螢幕上打個字幕),更別提劇情了;以現在看過聲光特效這麼好的動畫後再回頭看其實感覺某些片子挺無聊的,一開始因為影片大都是幾分鐘得所以我還有耐著性子看完,之後某些十幾分鐘的片子我就實在是受不了了,看到一半就跳過了。(而且因為這些片子是一直循環播放,所以什麼也不能保證每部都能從開頭開始看,可能從中間開始看後要等播完再補完前面。)到後最後幾部動畫開始比較有劇情了,不過劇情進展仍然十分緩慢。結尾的影片倒是有趣多了,是侏儸紀公園的片段,音量也不小,遠遠就可以聽到恐龍叫XD。


上面這部是1897年盧米埃兄弟拍攝的《The Dancing Skeleton》(這次的幻影區有播放這部影片)


上面這部影片就是1929年迪士尼Silly Symphony中的《The Skeleton Dance》(這次的幻影區也有播放這部影片)。對照上面可以發現動畫技術在畫面的流暢度、劇情表現和跟音效的搭配上進步的過程。

 

  接下來的空間是英雄區和人物區,這是一個大空間,中間有隔板把兩區分開,左右兩邊有有巨大的投影螢幕播出動畫片段,蠻貼心的是在大螢幕的前面有放了好幾張的大沙發可以坐(沒有靠背、扶手,只有方形坐墊的那種,一次可以做很多人),另外每張沙發都連了好幾台的耳機,這耳機自然就是搭配大螢幕的影片看的,所以這次的導覽其實是不需要租借個人耳機的,除非人很多不然現場的耳機應該是夠大家聽。

英雄區超人戰士齊聚一堂

  我先選擇在英雄區坐下來,因為當初在網路上看介紹上提到的動畫名字就是我相當耳熟能詳的動畫,這裡撥出的動畫有《美少女戰士》、《火影忍者》、《超人特攻隊》、《綠巨人浩克》、《魔界》、《魔法公主(宮崎駿的)》……等約十幾部動畫短片(還是有超過二十部?這就不太清楚了,我沒有很認真的在數),當然除了這些有名的動畫外,有些也是名不見經傳或看似很早期的動畫。(我自認在動畫這塊我的涉獵算廣啦~雖然不能像御宅族這樣如數家珍,但是至少有名的沒看過也聽過嘛~而且有些從畫風來看就知道這不是這十幾年的動畫了。)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策畫這個展覽的是英國Barbican藝術中心,所以即使是日本的動畫片段也多是講英文的(不過美少女戰士倒是講日文耶~)不過聽不懂英文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因為底下都有打上中文字幕。

  在中間的隔板上(靠近英雄區的這一邊),鑲著一個小螢幕在播放原子小金剛的動畫,不過這裡播放的影片是1963年製作的黑白版本(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2003年重製版或2009年的3D電影版),這部動畫也是講英文,沒有配上字幕,不過最特別的是有把這集原子小金剛完整的10幾分鐘內容都撥完(沒有剪任何片段,包含片頭和片尾曲)。我想原子小金剛對於整個日本動畫工業佔有相當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在戰後這種百業蕭條的環境,手塚治虫居然想要推出電視動畫,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因為想要製作動畫是需要相當高的成本。不過不放棄的手塚治虫做了很多創舉,包括:原本想要讓動畫人物靈活運動是需要1秒鐘24張(如迪士尼推出的白雪公主),手塚治虫把它簡化到只需要8張(日本動畫工業到現在還沿用,這也是日本可以大量快速製作動畫片的原因之一);另外像是簡化角色的動作,還有在角色動作靜止只在講話的時候就只畫嘴巴運動的部分等,終於順利在1963年推出日本第一部電視動畫片,也開創了日本的動畫工業。


上面的影片就是1963年播放的原子小金剛的英文片頭,當時還是黑白的動畫呢~(日本播出彩色的動畫要到1965年撥出同樣是手塚治虫作品的森林大帝)這部也是日本最早的電視卡通片。


人物區-你最熟悉的卡通人物

  另一頭人物區我覺得幾乎都是歐美動畫片段(大概對規畫這個展覽歐美人來說還是這些人物對他們而言最有意義吧?),《蒸汽船威利》、《玩具總動員》、《Betty boop》、《辛普森家庭》,另外小時候常在Cartoon Network上看的《湯姆貓與傑利鼠》、《摩登原始人》、《傑森一家》、《瑜珈熊》、《Bugs Bunny Show》……等(還有一些不認識或沒看過的就沒列出來啦~),這區算是動畫史上的轉折,從當初實驗性質較重、還處在探索階段的動畫轉變成準時撥出、且主角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我想這也是動畫開始真正創造出它的商業價值的時候吧?

經典人物大集合
上面這些經典卡通人物你認得幾個呢?從上排左起: 《蒸汽船威利》、《Betty boop》、《辛普森家庭》、《湯姆貓與傑利鼠》,下排左起《摩登原始人》、《傑森一家》、《瑜珈熊》、《Bugs Bunny Show》

  看到這區的動畫感覺蠻懷念的,這些大概都是我幼稚園、小學時看的動畫(透露出年紀了),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迪士尼、Cartoon Network已經幾乎不再播歐美自製的動畫了,反而都轉向日本的動畫公司購買播映權播出那些由人氣漫畫改編的動畫了,早期的像是《小紅帽恰恰》、《幽浮寶貝》、《小公主優希》,還有前陣子很紅的《真珠美人魚》、《守護甜心》…等。當然啦~不是說這些日本卡通不好看,相對於那些早期的動畫,這些動畫的聲光特效、劇情轉折、畫面華麗唯美程度絕對更吸引現在小孩子的目光,只是想想現在小朋友大概都不認識這些早期的卡通明星時,總覺得有點遺憾啊~我尤其懷念小時候在迪士尼頻道播出的《妙妙熊歷險記》、《救難小福星》、《航空小英雄》、《唐老鴨俱樂部》、《夜行神龍》、《神偷卡門》…等動畫,只是現在迪士尼根本就不重播這些卡通了。

午安迪士尼經典動畫角色
上面曾在迪士尼頻道播出的動畫你叫得出名字的又有幾部呢?從左上開始分別是:《妙妙熊歷險記》、《唐老鴨俱樂部》、《救難小福星》、《航空小英雄》、《夜行神龍》、《神偷卡門》


寓言及短片區-看我說故事

  接下來寓言及短片區的陳設又和前面完全不同,這一區分成了十幾個半開放式的空間,這種三面的空間前面是投影在牆壁上的短片,數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空間內是可以容納2~3個人的坐位,頭頂的喇叭播出的音量剛好讓坐在位置上的人聽清楚,但是不會影響到旁邊的坐位。這區的播出的動畫我能念出的真的沒幾部,只有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木偶奇遇記》,宮崎駿的《風之谷》,剩下的真的都沒看過,不過看牆上的介紹和畫面,這裡的動畫幾乎都是蠻早期的,雖然有字幕,但是我已經沒有耐心把每部都看完了,只挑標題有興趣的看。

  老實說這區看下來有印象的沒幾部,叫得出片名地當然除外,剩下的片子只對其中兩部有興趣,一部是講一個愛看愛倫坡小說小孩的幻想,想像媽媽是邪惡組織、自己是個瘋狂科學家、被罰禁足的房間是個詭異的墓地……等,整個畫面是黑白的,而且風格十分陰暗,倒是挺有提姆波頓的的感覺。(不過我很不喜歡這種帶著黑色幽默,風格又詭譎陰暗的故事)另外一部是1926年的動畫,片名叫做《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整齣動畫完全以皮影戲的方式呈現,這部的故事性比較強(不過我完全想不起它的劇情……),風格和2005年推出的法國動畫片《王子與公主》一模一樣。


那部愛看愛倫坡小說的小孩的影片風格和這部提姆波頓最新的作品《科學怪犬》非常的相似


上面的影片是2005年的法國動畫片《王子與公主》,風格和《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一樣都是採用皮影戲的方式(我比較喜歡說剪影的方式啦~)

  在這區待了一陣子後,看看時間,已經11點多了,稍微繞到後面去看看,這區還有超過一半的影片都還沒看(雖然對這些片子的感覺都是可看可不看),之後還有視覺區和結構區沒看完,雖然這兩區的影片我都興趣缺缺,但是我對電影播放區倒是挺有興趣,這次播出的是《快樂腳》和《地獄新娘》,這兩部我都蠻有興趣的。《地獄新娘》我雖然曾在學校的美術課看過,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她的故事,而且畫面的色彩也挺鮮豔的,提姆波頓的這部動畫電影我倒是挺喜歡。)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原訂下午去歷史博物館看迪士尼原畫展的計劃,畢竟一來都花門票入場了,而且依照這個期待度最低的展覽都可以看上半天了,我想迪士尼原畫展就算我現在趕過去到時候一定也看不完,反而浪費兩個展覽的門票;二來我昨天真的太晚睡了,實在好累,這個展覽到處都是椅子,累了可以坐下來好好休息,還是比較舒服的。


視覺區-真實虛幻一線間

  決定好後,看了一下放映區,《快樂腳》還沒演完,不喜歡從中間開始看,稍微看看展示在播放區外面櫃子裡的人偶(包括待會兒要播的《地獄新娘》人偶),就先到後面的視覺區逛逛,這區是在展出進20年來動畫帶給人們創新的視覺體驗,播出的動畫我幾乎沒見過,只有迪士尼的《電子世界爭霸戰》稍有耳聞,但是畢竟是1982年的影片,雖然在當時不論題材和科技都算是相當新穎甚至劃時代的,不過對於看過好萊塢特效電影的現代人來說,這部影片帶來的衝擊是有限的。這區有兩部由壁掛電視播放的影片需要耳機,不過這兩部沒配上字幕,畫面又鮮豔到我覺得十分刺眼,劇情也聽不太懂,內容更是不吸引我,所以都看不到2分鐘就離開了。


上面這部短片就是1982年《電子世界爭霸戰》的預告,後面那段在電子世界賽車的片段就是這次展覽中展出的部份片段


2010年推出的《創:光速戰記》是《電子世界爭霸戰》的續集。可以看出這28年來特效科技真的進步很多!


結構區-創意發想再生

  最後一區是結構區,這裡放的片子都是實驗動畫,依照牆上這區的介紹表示某些動畫家淡化了動畫敘事、劇情的功能,以實驗性質運用不同的剪接、拍攝手法創造出新的動畫,不過這些影片的劇情性低,老實說我實在是看不太下去,大概每部都看個幾分鐘就離開了。(明明沒什麼劇情,有些片子卻長達10幾分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把這些影片都看完?)最後的一部片子叫《混亂的達菲鴨》,內容就是達菲鴨和動畫師的對話,然後動畫師會一直把牠擦掉又重畫、添加不同的背景、或是重組牠的身體……之類的,雖然我沒有很喜歡這部影片、達菲鴨這個角色我也不喜歡(應該說Bugs Bunny Show裡面沒有一個角色我喜歡,就連最有名的Bugs Bunny我從小就覺得牠很無厘頭,偏偏我就是討厭無厘頭的東西。),不過這是這區最有劇情的片子,而且大家也看得懂在講什麼,畫面也看起來最像大眾認知中的動畫(就不像其他的短片有些畫面像不停旋轉的萬花筒,有些是各種黑白電影的片段剪輯在一起。),所以反而是這區人氣最高的動畫片。


這部就是《混亂的達菲鴨》(Duck Amuck),現場就是播放這部短片(不過有搭上字幕)。


P1030097
手章上的字已經糊掉了.......不然原本上面寫的是:Watch Me Move  The Animation Show

放映區

  到出口蓋完手章,把紀念品區逛了一遍(這次的展覽實在是沒有讓我特別喜歡的東西,而且特色也不好展現,所以我覺得記念品都不怎麼吸引人),買了本導覽手冊和一張明信片想說之後要蓋紀念章,又回到入口進場想說把之前沒看完的補齊,跳過看完的幻影區、人物區和英雄區後,剛好發現《快樂腳》剛播完,要準備播《地獄新娘》了,就挑了個好位置坐下來準備欣賞。

  不知道是因為大家都在放年假的關係還是這個展不太熱門,展覽內的人並不多,連看電影的人都很少,非常高興得享受這種悠閒、不擁擠的影片時光。(尤其在台北看展覽每次人都多的要命,想要找個人少的地方都是種奢侈!)提姆波頓不愧是鬼才,能用這個多的人偶拍攝出這麼好看、生動活潑的動畫。看完後接著繼續看《快樂腳》,這些小企鵝真是太可愛了!配音也配得不錯,歌唱得也棒,不過我不太喜歡曼波一直都長不大啦~我覺得國王企鵝這種半大不小的樣子最難看了。


這是《地獄新娘》的預告片(我本來是想放上骷髏歌舞的片段啦~不過已被要求停止嵌入了,所以想看的就直接點超連結吧!可以和前面兩部骷髏的影片對照。)題外話:其實April蠻討厭骷髏了XD 


上面的短片是《快樂腳》的預告,前陣子又出了快樂腳2,不知道好不好看


  看完電影後又回到寓言區,有一搭沒一搭的挑些片名稍有興趣的片子看,不過或許是太累了,我居然不知不覺中就靠在椅背上打起盹了!雖然只睡了10幾分鐘,不過睡醒後感覺還是好很多,最後有興趣的影片都看完了,剩下的片子衡量了一下覺得就算不看也不會覺得扼腕,於是準備打道回府。(題外話,我特別問了入口的服務員有沒有蓋紀念章的地方,服務員還特別告訴我說在出口的地方有,結果在出口處問的時候出口的人員又告訴我這次的展覽沒有記念章……,一個展覽有沒有紀念張應該是很基本的問題吧?還是我對展覽員要求太苛了?!)

戶外裝置藝術 

戶外裝置藝術2 

戶外裝置藝術3 
在展覽館外面放的立體裝飾燈,模仿膠卷的樣子,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動畫角色 

展覽旗幟
這次展覽的旗子在中正紀念堂四周都可以看到   

  在出口的販賣部吃了球抹茶冰淇淋、補充一下體力後就準備回宿舍,後來想想既然都來到台北了應該要逛一下、體驗台北人的夜生活吧~所以就決定到師大夜市逛逛(反正離公館也很近)。不過台北的人真的多到嚇死人,我幾乎是被推著出捷運站,出了捷運,在夜市裡跟著人群走的大約15分鐘後覺得實在無趣,特別是我實在受不了人擠人又吵吵鬧鬧的地方,所以就打道回宿舍並在回去的路上順便買兩個胡椒餅當晚餐,結束了我第一天的行程。(師大夜市15分鐘的旅程讓我下了兩個結論:1我果然不適合到人多的地方去。2夜市不適合一個人去逛。)


紀念品分享

以下是我從這次展覽帶回來的紀念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Watch me move-百年動畫展的紀念品
這是這次展覽帶回來的東西,由12點鐘方向開始順時鐘是:耳機頻道分佈表、紀念明信片、百年動畫展簡介、導覽手冊、門票

百年動畫展門票
我以為門票會做得有特色一點,這樣根本就和從7-11買票或網路訂票一模一樣嘛~至少也要印個mark在上面啊!

百年動畫展簡介(正)百年動畫展簡介(反)
上面是簡介的正反面,有把每區的特色都簡單介紹

百年動畫展導覽手冊
這本導覽手冊記得不貴(好像是100元的樣子,有點忘了),薄薄的只有40頁,不過我覺得可買可不買,因為裡面的內容只有中英對照的展覽場內各區寫在牆壁上的詳細介紹,連插圖都不多,每一區的介紹插圖都只放2~3張而已,頂多買來記念一下而已。

 

總結

  總結有關這次的百年動畫展,對於想參觀這個展覽的人而言我有些建議: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動畫迷,想認識動畫的製作過程和簡單歷史,或是想要看自己喜歡的卡通動畫片段的朋友們,這個展覽可能不適合你,因為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這裡的『動畫』是相當廣義的,意思是『會動的畫』,所以展覽中實驗動畫的比例佔了大部分,我反而比較推薦有志當個動畫師、導演或想走相關行業的人可以看看。(一般的動畫迷我比較推薦有主題性的展覽,像是之前展出過的皮克斯原畫展,或現在正在展出的手塚治虫原畫展和迪士尼經典藝術展。)

  在展覽場地規畫方面,這次的場地規劃的相當不錯,空間上不會給人擁擠的感覺,而且很貼心的在很多動畫區中設置坐位,可以讓大家邊休息邊看影片。(台灣展覽很大的問題就是坐位都太少,每次看展的時候那少數幾張的位置都擠滿的人。)另外現場也有耳機,在入口處也可以租借耳機,所以基本上不會有聽不到的問題。算是一個可以舒服參觀的展覽。



《Watch Me Move! 百年動畫展》

展覽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

展覽日期:2012/1/19~2012/5/6

展覽時間:9:00am~18:00pm

arrow
arrow

    April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